老子他说(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
资讯
2023-11-12
328
1. 老子他说,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
大家可以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道教的具体分类,和基本修持方法,及所达到的境界。佛陀在《楞严经》中把道教(仙道)列为七趋之一,未出三界,其最高境界是在无色界。下面将圆瑛法师开示的楞严经讲义转述于此,愿有缘者共润法雨。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
梵语茂泥,此翻为仙,仙者迁也。故佛告阿难:复有从于人趣,非上之十类人伦,初得人身,犹带十习余习。《正脉》云:惟此仙趣以上,方与十习无干矣!欲求仙道,厌惧无常,想身常住,迁入山林。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不依本觉真心,发起始觉正智,而修楞严大定,以证究竟坚固之理;而反别修,虚妄之念,拨弄精魂,存想固形,以求长生不死。殊不知欲求长生则可,欲求不死,实是空言,纵使寿千万岁,亦不过后死而已。
《宝镜疏》云:但凡存想,便是妄认缘影;但曰固形,便是妄认色身;即佛所谓,错乱修习者此也。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此不依真本也。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者:此别修妄本也。《正脉》云:山林人不及处者,即名山洞府,神仙隐迹之处。经中谓:七金山中有一山,乃神仙所居。道家所谓:昆仑倒景,以此山非须弥山也。夫人既不及,彼独能游,则神仙具五通矣。有十种仙者:但以其所修别之。初结前标后竟。
壬二 正列诸仙 分十 癸初 地行仙 二 飞行仙 三 游行仙 四 空行仙 五 天行仙 六 通行仙 七 道行仙 八 照行仙 九 精行仙 十 绝行仙 今初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彼诸众生者:指别修妄本也。总冠十科,步居于此。前五科行字,作平声读之,约步履行走而言。后五科行字,作去声读之,约功行浅深而论。坚固服饵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服食药饵,以诸药物,炮炼修治,为丸作饼;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谓食道圆成。不惟百体康壮,寿年延永,必至身轻行疾,名地行仙,不能升空。故此与下四科,为以步履轻重,远近高下,而分胜劣耳。
癸二 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草木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服食草木。此与上科药饵,不过生熟之分,惟不餐烟火食,但服紫芝黄精、松枝柏叶;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谓药道圆成。行步如飞,升高越壑,身轻胜前,故名飞行仙。
癸三 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坚固金石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烹煎铅汞,炼养丹沙,而不休息。故能化形易骨,点石成金,各获其效,谓化道圆成。为超脱而游世外,因利济而游寰中,故名游行仙。
癸四 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动止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动止;动以运气调身,止以养精安神;动止以时,起居必慎。由是运养不息,初则练精还气,继则练气还神,终则练神还虚,故得气精两化,形神俱妙,谓气精圆成。乘云御龙,游于虚空,故名空行仙。
癸五 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津液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津液;上出为津,下咽为液;即所谓鼓天池,咽玉液,能令水升火降,久而不息,水火既济,而结内丹;内外融通,与物无累,谓润德圆成。乘正御气,游乎天上,故名天行仙。《指掌》云:此上五仙,前二似属彼之小乘,以只知存想圆形,全无利济之心,但以有烟火无烟火;分之为二。后三似属彼之大乘,以兼有利济之心,但游行未能忘身,不能远达高举。而空行,则形神俱妙,虽能高举远达,而犹有分齐。至于天行,则与天地合其德,与六气合其用,利万物而不宰,处寰中而无迹矣。
癸六 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坚固精色者:谓坚固其心,以求精色。采日月之精华,食云霞之彩色,久行不息,粹气潜通,粹即日月云霞之精粹,谓吸粹圆成。形与气化,神与物通,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而与造化交通,故名通行仙。汉武内传,东方朔遇黄眉翁曰:吾却食服精气,三千年一转,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转,剥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视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犹旦暮也。
癸七 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咒禁者:谓坚固其心,以持咒禁。持咒,则延年益寿,护国佑民;禁戒,则止嗜戒欲,降妖袪魔;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术法圆成。咒是咒术,法是禁法,咒枣书符,以愈疾病,禁毒驱魔,以利群生。将此道以养身,推此道以济世,故名道行仙。
癸八 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思念者:谓坚固其心,沉思静念,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轮而练气;即系心脐轮下,透尾闾关,上升夹脊双关,以至直透泥洹宫,冲顶出神;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思忆圆成。神出入而自在,气上下以交通,形神照应,故名照行仙。
癸九 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交遘者:谓坚固其心,以成交遘。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万物化生。《灌顶》云:此以肾水为坎男,心火为离女,取坎填离,降火提水,令其交遘,以成仙胎;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感应圆成。感应者,即交遘义,此以坎离,遘精成行,故名精行仙。《正脉》云:至于用女子为鼎器,而采助淫秽;内教固辟为魔论,而仙道亦鄙为下品。此为投人之欲,狂迷者多惑之,正人君子,绝口远之可也。
癸十 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坚固变化者:谓坚固其心,以穷变化,推求其术,深研化理,久行不息,而得功效。心存化理,久则觉悟,而与造化相通,谓觉悟圆成。移山倒海,翻易四时,故名绝行仙。二正列诸仙竟。
2. 在一片混沌比天地还先诞生的有物指的是什么?
你好。其实这个问题,在经典开篇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古时的经典通常都会先将立论设定,然后依次来详细论述。《道德经》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道可到,非常道。”
经典第一句就是立论,是全文的纲领。后面就是详细来论述这个“道”的。
因此,你的问题也是在一开篇就已经说了,这个“有物”就是道。
先天地生的就是万物之母:
既然先天地生,自然就是天地万物之母了,这个天地之母本无名,而世人不知道无名是什么,所以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强名曰‘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句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道,就是先天无极之体,生天生地之母。
天地万物为道所生:
这个先天地而生的“母亲”就是无极大道,由无极而生太极,才有天地阴阳,就是万物之母。道这个母,生出两个孩子,一个叫无,一个叫有。而这个有、无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切事物的性相。无是万法的本质,有是万法的显现,这两者是一非二。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虽然从无生出有来,但有的本质就是无,这就是同初而异名。换句耳熟能详的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如何见到所问的“有物”:
那么如何能够见到这个“有物”的天地之母呢?这个问题是几千年来无数人为之向往的。
《道德经》中其实也说的很明白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观妙,有欲观窍。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道的所生,“有欲观窍生万有”;那么修道的方法就是逆向而修,也就是“无欲观妙成仙道”。
在佛家来说,也将宇宙一切的运转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一切众生都是按照这十二缘起的规律在运转。
同理,顺着十二缘起,就生灭流转,六道轮回,这叫“顺观流转门”。逆而修之,就断除无明,恢复跟佛一样本具的圆满智慧,也就是证道得道了,这叫做“逆修还灭门”。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德是道的动转。世间圣贤所讲述的都是这个道理。
有物不是真的有“物”:
无和有,妙与窍,无非阴阳静动,一气判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都是假名安立,并非实有。也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只不过一般人都执着这个“有物”一定是有个“物”的存在。其实所谓的“有物”就是空性,就是道。它的性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有不二、真空妙有”。
但一般人对有与无的认知都在于二元的对立。凡夫常认为,东西在就是个有,东西不在就是无,这叫做“顽空”,不是佛、道所说的无。
它的真相就是:真空非空,妙有非有。空是体性,有是现象。有、无,说的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本自一体,不可分。
修真之法无不从此出:
大道根源,无形无状,不可思议。若要得道成圣,只有在静坐修行时,静极而动。
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此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与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自古神仙,无不从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震阳子
所有要修道、修佛、修圣的方法,无非是断除凡夫的意识的时候:“玄窍一开,一眼虚定,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矣!”
在佛家而言,就是禅宗所说“言语道断、心性处灭”的时候,自然见到本来面目。那时一眼认定,便再也不会迷惑,也就是“见道”了。
结语:所以,老子《道德经》所说,就是宇宙万法的本源以及修行得道的方法。世间的圣贤都是以此而根本来度化世人。
题主所问的这个“有物”就是道教所说的无极之“道”,在佛家就叫做“佛性”,儒家称为“心性”。它的体性就是“能生万法,而本性如如不动”的天地万法之母。
证到它,就可以成佛、成道、成圣作祖,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历代儒、释、道的修士莫不以此为圭臬。
【破除迷信,正确了解佛文化,我是红尘法远,欢迎关注】
3. 如何看待老子与孔子说的话?
南宫敬叔对鲁国君说,我想与孔子去周地问礼。
鲁君就给他们准备了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个仆人跟随服务。
到了周地,两个人见到了在周王室图书馆任馆长的智者老子,相谈甚欢。
临别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我听说为友人送行,有钱人喜欢送给别人钱财,贤德的人则喜欢送给别人金石良言。我官不大,也没有钱财,我既然负了一个仁者的虚名,所以愿意送给您几句临别赠言:世界上有很多人,很聪明,也能够深思明察,但却常遭到厄运,甚至几乎葬送性命,都是因为喜欢多嘴多舌好议论别人;有些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但却常常危难加身,都是由于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让人难堪。做人子女的都应该心存父母,不能只想到自己;做臣子的应该时时处处想着君主,不能只顾及自身利益。
孔子从周地返回鲁国后,学问日深,影响日大,投师到他门下的弟子也日益增多。
从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看,老子的观点与孔子《论语》中的观点大致相似,有生活感悟,有世态人情,有人生哲理,都很有深度,很有温度,并不是印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超脱厌世。
老庄哲学与孔子哲学其实是相通的。
《世说新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三国孔融十岁时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司隶校尉李元礼是当代名士,每天府中都高朋满座。
李元礼也高傲得很,没有才能和名气的人一概不接见。
孔融想见李元礼,他来到李府门前,对守门的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麻烦给我通报一下。
李元礼听说是自己的亲戚来了,连忙让人接进府中。
坐下后,元礼望着眼前这个十岁的小大人儿觉得挺好玩儿,就问他,你说你与我是亲戚,咱俩到底是啥亲戚呀?
孔融不慌不忙,说,当年我的先祖孔子曾经到周室拜见过您的先祖李耳,有一段师生之谊,说起来我们两家还是通家之好呢!
李元礼与众宾客对孔融的回答无不称奇,这孩子太聪明了。
另外,老子告诉孔子的两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实在是老于世故之语。
在专制独裁社会里,比别人看问题看得透彻又忍不住好发议论或者揭露别人之恶者,下场都极悲惨。三国杨修、孔融都是典型例子。
什么时候老子这两句话没有效验了,人们再不会为盐论获罪了,也就是真正法芝社会到来的标志。
4. 是谓道纪是什么意思?
语出《道德经》第十四章,全文如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法直接翻译,我们来尝试着理解一下十四章:大道虽然看不见、听不见、触摸不到,没有什么感官可以感受察觉到,但是它却永远以自己的固有的方式所存在着的。
因为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质体,没有物象的物象,这种存在的方法就叫做混沌,或者直接叫它“一”。
万物都是生自大道,万物都生于“一”,在万物诞生的那个初始时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古始”。
正因为道的物态虚无,因此万物无不顺从于大道却不觉得被约束。所以万物生就于大道也就从来不厌弃大道,永远以自在的方式生息着,这就是天性。
因为无物,所以道不会更改变化,不会有所思维、更不会有可见的作为,只是以混沌的形式遍及一切地存在着。
在天地万物初始之际,没有人为没有王治,万物依恃于大道而自在生息,天下安泰;而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却出现了各种混乱。
大道是无法挣脱的,一切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被迫返回大道或者直接被消亡。
只有归到远古以来的大道上,去对待现在的存在,辅佐万物自然生息而不去认为扰乱,这才是符合道。
解释完毕,没有办法用文字作深度解析。
《道德经》一直在谈两个概念:相对和绝对。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因为有了丑的存在,美才显得美;因为有了恶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了善;因为有大,所以才有了小;因为有了短的东西存在,我们才知道什么是长……
在老子看来,世间凡夫俗子所能认知的一切都是相对真理,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你所触摸到的,你所尝到的,你所闻到的……甚至是你所理解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真理,相对现象。
那么在老子的概念中,什么才是绝对的?什么是绝对真理呢?唯有道是绝对的。
道,大道,但是这玩意儿看不见,说不清,甚至将其命名为“道”也非常勉强,因为这个东西无法准确描述……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虽然不可描述,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闻不到,尝不到,但是道却在冥冥之中引导着宇宙中所有的一切。
《道德经》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欢迎互动讨论。
5.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这句话出于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虽然滋养着万物,它决不说明它是多么宽仁厚德,不求万物来回报它,只是因为它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 而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对待百姓也应该是一视同仁,也应该像百姓对待刍狗一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这一句,以天地的仁厚,对万物一样。是为了下一句圣人的仁厚作衬托的。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要像天地一样。
刍狗,古时候,用草编成狗的形状,是用来祭祀的,用完就扔掉了。后来比喻无用之物。
在古代,人们祭祀祖先、祭天祭地时,一开始用的祭品是猪头、牛、羊、狗牲畜。
到后来,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就不再用真的狗来祭祀,改用草编成狗的形状作祭品。在祭祀前,人们把这些刍狗当真狗一样对待,很敬重。但祭祀一完,人们就不再珍惜,随手就把它丢到垃圾堆去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刻的领悟这一句话呢?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的,下面我谈谈我的理解。
其实,要想真正理解老子的这句并不容易,也很难领悟透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不少人认为是这句话说的是,天地没有什么仁不仁的,因为它滋养了万物,可又把天下万物当作刍狗来对待。简单的说,天地生万物,又把万物看作是用草编成的刍狗,随意的丢弃,这就是天地的不仁。
我想,如果这样简单的来对老子思想进行解读,是不正确的。是对老子的误解,并没有真正读懂老子。
老子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老子看来,天地没有什么仁不仁的,它对待天地万物就像对待刍狗那样。老子究竟要表达什么呢?
正是天地这个不仁,才真正体现了天地的宽仁厚德。为什么?天地养了万物,这本身就是大仁大德,天地对待万物的也是一样的,不偏不倚。
天地是无所谓仁爱的,它对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是任凭万物自生自灭的,这就是天地的规律,不要去干扰它,它对万物一样。就是说天地生了万物,同时也给了它们各自的生与死的规律,对待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不干扰,任其自生自灭,就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自然,用完就扔掉。这看起来好像是天地的不仁,其实这恰恰是天地的大智大仁。
反过来,作为圣人也应该要像天地那样,也不该有什么仁爱的,也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百姓,也应该像刍狗那样,任由百姓自作自息,自生自灭。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老子的真正意思了吧,他告诉人们要像天地一样。天地虽然滋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了万物生命,使万物可以生生不息,这是多么大的仁爱,可天地自己并没有认为自己多么仁厚。天地对待万物其实就像对待那些祭祀完被丢掉的刍狗一样,并没有说对这个好,对那个不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一个人想要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学习天地的这种无私精神,对待天下百姓也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总之,通过了解志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我们对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有了进一步了解。“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它指的是要对百姓的生活,对社会的运行不要干预过多。要让天下百姓自由发挥各自的创造力,才可以实现自我。让社会按自己的规律自由发展,才可以长久。
这句话对统治者也是一种提醒,提醒他们不要与民争,不要过分干预百姓生活,这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无为”就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图片来自网络
6. 老子是太上老君的转世吗?
可以说是的这就是为什么道教内部道士或者信徒不直接称呼三清天尊之一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老子”的缘故而是提到道德天尊或者介绍他的时候会说到“他化身为老子”或者“老子也是他的应化”等不把老子直接等同于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另外严格来说“转世”一此更多表达的是未脱轮回于是在轮回中辗转变动的意思在这里的话应该称作“应化”或者“化身”之类的说法更为贴切
7.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
老子从水的静中蕴涵的力量,领会了“柔胜于刚”的哲理,并在此展开了对圣人的描述:圣人像水一样。因为,水接近于道,处于下位,与世无争,是修道者应该选择的道路。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够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体无争,与世无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老子他说,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
大家可以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道教的具体分类,和基本修持方法,及所达到的境界。佛陀在《楞严经》中把道教(仙道)列为七趋之一,未出三界,其最高境界是在无色界。下面将圆瑛法师开示的楞严经讲义转述于此,愿有缘者共润法雨。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
梵语茂泥,此翻为仙,仙者迁也。故佛告阿难:复有从于人趣,非上之十类人伦,初得人身,犹带十习余习。《正脉》云:惟此仙趣以上,方与十习无干矣!欲求仙道,厌惧无常,想身常住,迁入山林。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不依本觉真心,发起始觉正智,而修楞严大定,以证究竟坚固之理;而反别修,虚妄之念,拨弄精魂,存想固形,以求长生不死。殊不知欲求长生则可,欲求不死,实是空言,纵使寿千万岁,亦不过后死而已。
《宝镜疏》云:但凡存想,便是妄认缘影;但曰固形,便是妄认色身;即佛所谓,错乱修习者此也。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此不依真本也。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者:此别修妄本也。《正脉》云:山林人不及处者,即名山洞府,神仙隐迹之处。经中谓:七金山中有一山,乃神仙所居。道家所谓:昆仑倒景,以此山非须弥山也。夫人既不及,彼独能游,则神仙具五通矣。有十种仙者:但以其所修别之。初结前标后竟。
壬二 正列诸仙 分十 癸初 地行仙 二 飞行仙 三 游行仙 四 空行仙 五 天行仙 六 通行仙 七 道行仙 八 照行仙 九 精行仙 十 绝行仙 今初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彼诸众生者:指别修妄本也。总冠十科,步居于此。前五科行字,作平声读之,约步履行走而言。后五科行字,作去声读之,约功行浅深而论。坚固服饵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服食药饵,以诸药物,炮炼修治,为丸作饼;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谓食道圆成。不惟百体康壮,寿年延永,必至身轻行疾,名地行仙,不能升空。故此与下四科,为以步履轻重,远近高下,而分胜劣耳。
癸二 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草木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服食草木。此与上科药饵,不过生熟之分,惟不餐烟火食,但服紫芝黄精、松枝柏叶;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谓药道圆成。行步如飞,升高越壑,身轻胜前,故名飞行仙。
癸三 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坚固金石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烹煎铅汞,炼养丹沙,而不休息。故能化形易骨,点石成金,各获其效,谓化道圆成。为超脱而游世外,因利济而游寰中,故名游行仙。
癸四 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动止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动止;动以运气调身,止以养精安神;动止以时,起居必慎。由是运养不息,初则练精还气,继则练气还神,终则练神还虚,故得气精两化,形神俱妙,谓气精圆成。乘云御龙,游于虚空,故名空行仙。
癸五 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津液者:谓存想坚固形骸,由于津液;上出为津,下咽为液;即所谓鼓天池,咽玉液,能令水升火降,久而不息,水火既济,而结内丹;内外融通,与物无累,谓润德圆成。乘正御气,游乎天上,故名天行仙。《指掌》云:此上五仙,前二似属彼之小乘,以只知存想圆形,全无利济之心,但以有烟火无烟火;分之为二。后三似属彼之大乘,以兼有利济之心,但游行未能忘身,不能远达高举。而空行,则形神俱妙,虽能高举远达,而犹有分齐。至于天行,则与天地合其德,与六气合其用,利万物而不宰,处寰中而无迹矣。
癸六 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坚固精色者:谓坚固其心,以求精色。采日月之精华,食云霞之彩色,久行不息,粹气潜通,粹即日月云霞之精粹,谓吸粹圆成。形与气化,神与物通,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而与造化交通,故名通行仙。汉武内传,东方朔遇黄眉翁曰:吾却食服精气,三千年一转,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转,剥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视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犹旦暮也。
癸七 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咒禁者:谓坚固其心,以持咒禁。持咒,则延年益寿,护国佑民;禁戒,则止嗜戒欲,降妖袪魔;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术法圆成。咒是咒术,法是禁法,咒枣书符,以愈疾病,禁毒驱魔,以利群生。将此道以养身,推此道以济世,故名道行仙。
癸八 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思念者:谓坚固其心,沉思静念,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轮而练气;即系心脐轮下,透尾闾关,上升夹脊双关,以至直透泥洹宫,冲顶出神;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思忆圆成。神出入而自在,气上下以交通,形神照应,故名照行仙。
癸九 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交遘者:谓坚固其心,以成交遘。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万物化生。《灌顶》云:此以肾水为坎男,心火为离女,取坎填离,降火提水,令其交遘,以成仙胎;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谓感应圆成。感应者,即交遘义,此以坎离,遘精成行,故名精行仙。《正脉》云:至于用女子为鼎器,而采助淫秽;内教固辟为魔论,而仙道亦鄙为下品。此为投人之欲,狂迷者多惑之,正人君子,绝口远之可也。
癸十 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坚固变化者:谓坚固其心,以穷变化,推求其术,深研化理,久行不息,而得功效。心存化理,久则觉悟,而与造化相通,谓觉悟圆成。移山倒海,翻易四时,故名绝行仙。二正列诸仙竟。
2. 在一片混沌比天地还先诞生的有物指的是什么?
你好。其实这个问题,在经典开篇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古时的经典通常都会先将立论设定,然后依次来详细论述。《道德经》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道可到,非常道。”
经典第一句就是立论,是全文的纲领。后面就是详细来论述这个“道”的。
因此,你的问题也是在一开篇就已经说了,这个“有物”就是道。
先天地生的就是万物之母:
既然先天地生,自然就是天地万物之母了,这个天地之母本无名,而世人不知道无名是什么,所以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强名曰‘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句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道,就是先天无极之体,生天生地之母。
天地万物为道所生:
这个先天地而生的“母亲”就是无极大道,由无极而生太极,才有天地阴阳,就是万物之母。道这个母,生出两个孩子,一个叫无,一个叫有。而这个有、无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切事物的性相。无是万法的本质,有是万法的显现,这两者是一非二。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虽然从无生出有来,但有的本质就是无,这就是同初而异名。换句耳熟能详的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如何见到所问的“有物”:
那么如何能够见到这个“有物”的天地之母呢?这个问题是几千年来无数人为之向往的。
《道德经》中其实也说的很明白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观妙,有欲观窍。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道的所生,“有欲观窍生万有”;那么修道的方法就是逆向而修,也就是“无欲观妙成仙道”。
在佛家来说,也将宇宙一切的运转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一切众生都是按照这十二缘起的规律在运转。
同理,顺着十二缘起,就生灭流转,六道轮回,这叫“顺观流转门”。逆而修之,就断除无明,恢复跟佛一样本具的圆满智慧,也就是证道得道了,这叫做“逆修还灭门”。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德是道的动转。世间圣贤所讲述的都是这个道理。
有物不是真的有“物”:
无和有,妙与窍,无非阴阳静动,一气判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都是假名安立,并非实有。也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只不过一般人都执着这个“有物”一定是有个“物”的存在。其实所谓的“有物”就是空性,就是道。它的性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有不二、真空妙有”。
但一般人对有与无的认知都在于二元的对立。凡夫常认为,东西在就是个有,东西不在就是无,这叫做“顽空”,不是佛、道所说的无。
它的真相就是:真空非空,妙有非有。空是体性,有是现象。有、无,说的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本自一体,不可分。
修真之法无不从此出:
大道根源,无形无状,不可思议。若要得道成圣,只有在静坐修行时,静极而动。
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此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与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自古神仙,无不从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震阳子
所有要修道、修佛、修圣的方法,无非是断除凡夫的意识的时候:“玄窍一开,一眼虚定,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矣!”
在佛家而言,就是禅宗所说“言语道断、心性处灭”的时候,自然见到本来面目。那时一眼认定,便再也不会迷惑,也就是“见道”了。
结语:所以,老子《道德经》所说,就是宇宙万法的本源以及修行得道的方法。世间的圣贤都是以此而根本来度化世人。
题主所问的这个“有物”就是道教所说的无极之“道”,在佛家就叫做“佛性”,儒家称为“心性”。它的体性就是“能生万法,而本性如如不动”的天地万法之母。
证到它,就可以成佛、成道、成圣作祖,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历代儒、释、道的修士莫不以此为圭臬。
【破除迷信,正确了解佛文化,我是红尘法远,欢迎关注】
3. 如何看待老子与孔子说的话?
南宫敬叔对鲁国君说,我想与孔子去周地问礼。
鲁君就给他们准备了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个仆人跟随服务。
到了周地,两个人见到了在周王室图书馆任馆长的智者老子,相谈甚欢。
临别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我听说为友人送行,有钱人喜欢送给别人钱财,贤德的人则喜欢送给别人金石良言。我官不大,也没有钱财,我既然负了一个仁者的虚名,所以愿意送给您几句临别赠言:世界上有很多人,很聪明,也能够深思明察,但却常遭到厄运,甚至几乎葬送性命,都是因为喜欢多嘴多舌好议论别人;有些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但却常常危难加身,都是由于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让人难堪。做人子女的都应该心存父母,不能只想到自己;做臣子的应该时时处处想着君主,不能只顾及自身利益。
孔子从周地返回鲁国后,学问日深,影响日大,投师到他门下的弟子也日益增多。
从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看,老子的观点与孔子《论语》中的观点大致相似,有生活感悟,有世态人情,有人生哲理,都很有深度,很有温度,并不是印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超脱厌世。
老庄哲学与孔子哲学其实是相通的。
《世说新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三国孔融十岁时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司隶校尉李元礼是当代名士,每天府中都高朋满座。
李元礼也高傲得很,没有才能和名气的人一概不接见。
孔融想见李元礼,他来到李府门前,对守门的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麻烦给我通报一下。
李元礼听说是自己的亲戚来了,连忙让人接进府中。
坐下后,元礼望着眼前这个十岁的小大人儿觉得挺好玩儿,就问他,你说你与我是亲戚,咱俩到底是啥亲戚呀?
孔融不慌不忙,说,当年我的先祖孔子曾经到周室拜见过您的先祖李耳,有一段师生之谊,说起来我们两家还是通家之好呢!
李元礼与众宾客对孔融的回答无不称奇,这孩子太聪明了。
另外,老子告诉孔子的两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实在是老于世故之语。
在专制独裁社会里,比别人看问题看得透彻又忍不住好发议论或者揭露别人之恶者,下场都极悲惨。三国杨修、孔融都是典型例子。
什么时候老子这两句话没有效验了,人们再不会为盐论获罪了,也就是真正法芝社会到来的标志。
4. 是谓道纪是什么意思?
语出《道德经》第十四章,全文如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法直接翻译,我们来尝试着理解一下十四章:大道虽然看不见、听不见、触摸不到,没有什么感官可以感受察觉到,但是它却永远以自己的固有的方式所存在着的。
因为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质体,没有物象的物象,这种存在的方法就叫做混沌,或者直接叫它“一”。
万物都是生自大道,万物都生于“一”,在万物诞生的那个初始时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古始”。
正因为道的物态虚无,因此万物无不顺从于大道却不觉得被约束。所以万物生就于大道也就从来不厌弃大道,永远以自在的方式生息着,这就是天性。
因为无物,所以道不会更改变化,不会有所思维、更不会有可见的作为,只是以混沌的形式遍及一切地存在着。
在天地万物初始之际,没有人为没有王治,万物依恃于大道而自在生息,天下安泰;而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却出现了各种混乱。
大道是无法挣脱的,一切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被迫返回大道或者直接被消亡。
只有归到远古以来的大道上,去对待现在的存在,辅佐万物自然生息而不去认为扰乱,这才是符合道。
解释完毕,没有办法用文字作深度解析。
《道德经》一直在谈两个概念:相对和绝对。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因为有了丑的存在,美才显得美;因为有了恶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了善;因为有大,所以才有了小;因为有了短的东西存在,我们才知道什么是长……
在老子看来,世间凡夫俗子所能认知的一切都是相对真理,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你所触摸到的,你所尝到的,你所闻到的……甚至是你所理解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真理,相对现象。
那么在老子的概念中,什么才是绝对的?什么是绝对真理呢?唯有道是绝对的。
道,大道,但是这玩意儿看不见,说不清,甚至将其命名为“道”也非常勉强,因为这个东西无法准确描述……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虽然不可描述,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闻不到,尝不到,但是道却在冥冥之中引导着宇宙中所有的一切。
《道德经》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欢迎互动讨论。
5.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这句话出于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虽然滋养着万物,它决不说明它是多么宽仁厚德,不求万物来回报它,只是因为它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 而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对待百姓也应该是一视同仁,也应该像百姓对待刍狗一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这一句,以天地的仁厚,对万物一样。是为了下一句圣人的仁厚作衬托的。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要像天地一样。
刍狗,古时候,用草编成狗的形状,是用来祭祀的,用完就扔掉了。后来比喻无用之物。
在古代,人们祭祀祖先、祭天祭地时,一开始用的祭品是猪头、牛、羊、狗牲畜。
到后来,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就不再用真的狗来祭祀,改用草编成狗的形状作祭品。在祭祀前,人们把这些刍狗当真狗一样对待,很敬重。但祭祀一完,人们就不再珍惜,随手就把它丢到垃圾堆去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刻的领悟这一句话呢?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的,下面我谈谈我的理解。
其实,要想真正理解老子的这句并不容易,也很难领悟透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不少人认为是这句话说的是,天地没有什么仁不仁的,因为它滋养了万物,可又把天下万物当作刍狗来对待。简单的说,天地生万物,又把万物看作是用草编成的刍狗,随意的丢弃,这就是天地的不仁。
我想,如果这样简单的来对老子思想进行解读,是不正确的。是对老子的误解,并没有真正读懂老子。
老子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老子看来,天地没有什么仁不仁的,它对待天地万物就像对待刍狗那样。老子究竟要表达什么呢?
正是天地这个不仁,才真正体现了天地的宽仁厚德。为什么?天地养了万物,这本身就是大仁大德,天地对待万物的也是一样的,不偏不倚。
天地是无所谓仁爱的,它对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是任凭万物自生自灭的,这就是天地的规律,不要去干扰它,它对万物一样。就是说天地生了万物,同时也给了它们各自的生与死的规律,对待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不干扰,任其自生自灭,就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自然,用完就扔掉。这看起来好像是天地的不仁,其实这恰恰是天地的大智大仁。
反过来,作为圣人也应该要像天地那样,也不该有什么仁爱的,也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百姓,也应该像刍狗那样,任由百姓自作自息,自生自灭。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老子的真正意思了吧,他告诉人们要像天地一样。天地虽然滋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了万物生命,使万物可以生生不息,这是多么大的仁爱,可天地自己并没有认为自己多么仁厚。天地对待万物其实就像对待那些祭祀完被丢掉的刍狗一样,并没有说对这个好,对那个不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一个人想要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学习天地的这种无私精神,对待天下百姓也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总之,通过了解志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我们对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有了进一步了解。“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它指的是要对百姓的生活,对社会的运行不要干预过多。要让天下百姓自由发挥各自的创造力,才可以实现自我。让社会按自己的规律自由发展,才可以长久。
这句话对统治者也是一种提醒,提醒他们不要与民争,不要过分干预百姓生活,这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无为”就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图片来自网络
6. 老子是太上老君的转世吗?
可以说是的这就是为什么道教内部道士或者信徒不直接称呼三清天尊之一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老子”的缘故而是提到道德天尊或者介绍他的时候会说到“他化身为老子”或者“老子也是他的应化”等不把老子直接等同于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另外严格来说“转世”一此更多表达的是未脱轮回于是在轮回中辗转变动的意思在这里的话应该称作“应化”或者“化身”之类的说法更为贴切
7.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
老子从水的静中蕴涵的力量,领会了“柔胜于刚”的哲理,并在此展开了对圣人的描述:圣人像水一样。因为,水接近于道,处于下位,与世无争,是修道者应该选择的道路。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够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体无争,与世无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